【黨史學習教育】馬克思主義學院🌤、信息辦、檔案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聯組學習
4月23日,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原理教師黨支部與沐鸣信息辦黨支部、檔案館黨支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主題黨日聯組學習,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許傳宏教授及三個支部20名黨員參加活動。
學習活動由馬原理教師黨支部書記閆虹玨副教授主持🤟🏻💆🏿♀️,她介紹了此次主題黨日的學習內容以及主要議程環節⛹️♂️:主題微黨課、主題發言、自由交流❎。學習活動之前,許傳宏教授熱情致辭,代表馬院歡迎信息辦、檔案館黨員同誌來馬院指導👷🏿♀️、觀摩、交流🎦,共同做好基層黨組織的學習🚣🏿♂️,助推黨史學習教育往深處🥩、實處走🪄。
主題微黨課由馬原理教師黨支部丁卓菁副教授主講🧏🏻,她以“紅色文化在上海的形成與傳播”為題,從傳播學的角度同大家分享了上海紅色文化的歷史成因和現狀🥻👊🏽,並結合日常教學中的實際,對如何更好向廣大青年介紹上海紅色文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20分鐘的微黨課🤱🏼,丁老師圖文並茂、史實結合、詳略相間,帶領大家重新經歷了一次上海紅色文化和歷史的知識旅行。
主題發言圍繞著“上海紅色文化”以及“四史教育”,信息辦黨支部書記彭霞🧑🏼⚕️、組織委員周科亮,檔案館黨支部書記陳小瓊🧑🏻🦯➡️,馬原理教師支部副教授閆虹玨🔗🧑🏻⚕️、楊娟分別做了心得分享♿️。
彭霞認為:只有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把得準🌂,上海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革命的源頭👩🔧🧑🏻🔧,是中國共產黨人夢想開始的地方🈵,通過重溫紅色文化,激活我們身上的紅色基因。作為高校基層黨支部的一名黨員🧑🏿🦲,也是紅色文化的傳播者,通過學習把紅色文化的思想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以更昂揚的鬥誌和積極向上的精神投入到沐鸣“十四五”的建設中去,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沐鸣內涵建設上臺階添磚加瓦。
周科亮談道:一直以來🔳,理工科專業的教師在政治理論學習方面,學習壓力大🛍️,學習效果弱🧔🏿,和馬院教師進行聯組學習🚶🏻➡️,實際上是一次微小的探索💀🎨,感觸很多🔐。丁老師選取的題目切入點小⏯,但內容詳實,可信生動,體現了深厚的專業知識底蘊🐠。把學“四史”和身邊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等資源結合起來,這樣學習有思想共鳴🟥9️⃣,容易和實踐相結合👨👩👦👦🧚,同時增強對這個城市的了解和認同度,更容易踐行“學史力行”。
陳小瓊談到👩🎓:丁老師的主題微黨課精彩生動,讓我們從紅色文化的角度全面系統地重新了解和認識我們所生活的城市。總書記曾說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誕生地。要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不斷提升黨的建設質量和水平,確保改革開放正確方向。” 這次黨課給我和我們支部提供了黨史學習的啟發,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堅持“實”字當先,知行合一,把堅定信仰和使命擔當轉化為在本職崗位上幹好工作、推動發展。
楊娟指出:通過丁老師的分享🛐,我們重溫了上海的紅色文化👂🏼🧗,回望了我們黨夢想開始的地方🧑🏿🏫🎅🏿,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一大”的召開🚬、《共產黨宣言》的翻譯等一件件大事中就足以看到這座城市的分量。進一步從哲學的角度反思這段歷史⚀,上海的城市文化基礎👮🏽♀️、先進生產力和開放精神是孕育紅色基因的基礎,這也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因子。
閆虹玨指出🧑🏽🦲🤶:丁卓菁老師的分享中有很多細節值得我們去品位𓀛,黨的歷史在這座城市有著豐富鮮活的體現,我們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可以感受到🤸🏿♂️🤾🏽♀️,所謂“行走的課堂”,當我們走到某一處、看見某一建築,就會想起黨的奮鬥歷史,這是一個鮮活的黨史教育🚭。從這個意義上看🧑🎓,丁卓菁老師的這次微黨課也給大家打開了一個新視角。
在自由交流中,馬原理教師支部桑朝陽、劉翔、夏璐等同誌🧑🏻🦲🪼,圍繞著主題黨課以及黨史學習中的話題同大家分享了心得。大家也圍繞著基層支部建設🎅、理論學習活動等話題進行了交流。
閆虹玨副教授對主題學習和大家的發言做了總結,並對信息辦、檔案館兩個黨支部的參與,以及電子電氣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熊筱晶老師的觀摩表示感謝,希望在今後的基層組織學習活動中多多交流👵🏼🌙、共同進步👱♂️。信息辦黨支部書記彭霞、檔案館黨支部書記陳小瓊表示,加強與馬院基層黨支部以及專業教師的交流學習,是一種組織建設的實踐探索🛍♏️,希望在今後的學習中進一步嘗試更為豐富的形式,促進黨史學習教育在基礎支部中取得實效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