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鋒自2005年參加工作以來🚦,已經整五年⏲。這五年是工作和人生中重要的五年🧂,他由剛剛畢業的學生轉換為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在角色中一步步地走向成熟👕。作為基層教師,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他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教學科研工作。
一、積累的實踐知識👩🏽,激發學生求知欲
立足現在,放眼未來,他鉆研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相關知識,參加電工電子行業的企業展覽,例如企業社會的展覽會和研討會等;參加企業社會的相關培訓,如08年12月,參加清華大學可編程片上系統(PSoC)培訓🧧;積極參加工程實訓中心組織的教師基本功比賽©️。通過這些緊緊跟隨電工電子的發展前沿,拓展自己的知識層面,在授課中🏄🏿,他將新的知識融入到教育教學中去,讓學生了解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中的前沿技術🔊,以及在相應的具體應用案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認識興趣。
二、增強上課技能🧑🏿🎫,註意教學策略
“學起於思👳🏻♂️🙎🏼,思起於疑”🤲🏼,學、思、疑是密切相關,辨證統一的👩🏿💻。設疑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啟發式教學的核心🛵。因此,他授課時根據教材內容的不同,聯系生活👨🏿🏭,設置一些跟教材知識點相關的小問題9️⃣,做到層層深入,環環相扣🙎,引導學生討論⚠️,在討論中註意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知識🤽♀️🙁、能力。
恰當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學生的認識能力是否會有長足的進步👦🏻,取決於能否提供一個良好的外界條件。在過去教學中🐱,有些是“照本宣科”“填鴨式”教學,教師只是講講、寫寫,學生只是聽聽、記記🚤,對知識的理解、認識的提高,很多都是抽象的⚠🤒、模糊的,很難真正搞清楚,而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恰好彌補了這一不足。他精心構思,正確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尤其是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提高了學生的認識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把動畫、圖象融合起來,真正做到了“圖文並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巧設課堂結尾,就是對一堂課所講的知識的總結概括🔮,如何進行總結是一堂課的關鍵🚵🏻。在授課中,他總是巧妙的小結的語言,富有激情,師生之間能產生共鳴🖊;他精煉的小結語言👩🏼🦱,能使學生容易掌握重點🤼♀️,抓住中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帶有懸念的小結🍲,讓學生樂於去探索🚐、探究🏂🏽🪛,起到了耐人尋味,課斷而思不斷,言雖盡而意無窮的作用,為下一節課作好了鋪墊,進一步激發了同學們學習的興趣📇。
三、積極參與教學改革,致力於創新能力的培養
他參與編寫《電工電子技術——實驗與實習教程》🧝🏼,在內容上不斷吸收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基於重實踐、重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理念,保留一些最基本的驗證性實驗👉🏻,增加了設計性🫃🏻、綜合性實驗的比例🧖🏽♀️;在結構上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語言淺顯易懂,便於學生自學和課外獨立完成自選實驗;另外,為了積累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教學經驗,他積極主動參與管理部門的創新實驗室,解決學生創新項目中場地,儀器使用的問題,參與學生創新項目中學術問題的討論。另外,由他提議的將我校的基於繼電接觸器的電工實習改革為基於可編程控製器的電工實習也得到了部門和各方面專家的肯定,這對培養學生的創新和應用能力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改革中🧑🏼🍳,大膽將原有380V系統改革成主線路36VAC控製系統24VDC的安全裝置,解決了大批量學生實習時的安全問題🧔🏼。此外,經過他和相關老師的努力,Cypress公司同意與我校共建可編程片上系統(PSoC)聯合實驗室♛,捐贈了一個實驗班級的可編程片上系統(PSoC)實驗裝置⛹🏿,這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電工電子教學中,他不斷地探索和嘗試🔳🤏🏼,永不止步🧑🚀,努力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為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沐鸣的發展作出自己的不懈的努力。